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脑淤血

(2020-01-08 16:49:33) 百科综合
脑淤血

脑淤血

脑淤血(cerebral heamorrhage)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常形成大小不等的脑内血肿,有时穿破脑实质形成继发性脑室内及(或)蛛网膜下腔积血。主要发生于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的病人,临床主要表现是卒中发作,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身瘫痪及(或)感觉障碍等,又称出血性脑卒中,是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病。

基本介绍

  • 西医学名:脑淤血
  • 其他名称:出血性脑卒中
  • 发病部位:脑内
  • 主要症状:卒中发作,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身瘫痪及(或)感觉障碍
  • 多发群体:50~70岁,男性
  • 传染性:无传染性

基本概述

脑淤血年发病率为81/10万人,患病率为112/10万人,占全部脑血管病患者的20%~30%。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寒冷、炎热季节或乍冷乍热,气候变化剧烈之季多发,暴怒兴奋、重体力劳作是其主要诱因。预后取决于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是否伴有合併症,一般来讲,轻型患者经治可显着改善并能恢复工作,但应注意防止复发。再度出血以及重型患者预后欠佳,多于发病后数天甚至数小时内因脑疝死亡,昏迷1周以上者大多数死于合併症。

病因

1.冬秋季比夏季好发,这是因为冬天天气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而夏季天气转热、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的缘故。但是夏季中暑,出汗增多也会促发脑出血。
2.情绪激动会使血压突然升高,引起脑出血。
3.过度疲劳和用力过猛引起血压升高,成为脑出血后遗症的诱因。
4.过饱进餐和进食过分油腻的食物能使血液中的脂质增多,血液循环加快,血压突然上升,因而可导致脑出血。
5.还有可能,医生为了防止脑血栓给病人吃一种药用来沖开血栓,但有极少人的血管会越沖血管越薄,所以可能造成脑淤血,如是这样请及时做手术。

表现

  1. 突然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吐字困难或含糊不清,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2. 突然感到全身疲乏、麻木、无力,活动不便,出虚汗,低热,胸闷,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心悸或突然出现打嗝、呕吐等,这是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
  3. 突然感到头晕,周围景物出现旋转,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头痛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这些表现可以短暂地出现一次,也可以反覆出现或逐渐加重。
  4. 突然感到眼部不适,瞳孔异常(不等大),常引起颅内压增高,有时还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
  5. 突然意识出现障碍,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觉或整日昏昏沉沉。性格一反常态,变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动迟缓或多语易躁,可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

治疗

治疗原则为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治继续出血、加强护理防治併发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残疾率和减少复发。
1.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徵,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入物。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直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应排空胃内容物。
3.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500ml计算,如有高热、多汗、呕吐,维持中心静脉压5~12mmHg或肺楔压在10~14mmHg水平。注意防止低钠血症,以免加重脑水肿。每日补钠、补钾、糖类、补充热量。
4.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者,应及时纠正,维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间。
5.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剂;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
6.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3周或更长。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7.一般来说,病情危重致颅内压过高,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8.康复治疗,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徵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宜儘早进行康复治疗。早期分阶段综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益。

后遗症康复

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可塑性,在大脑损伤后的恢复过程中,具有功能重建的可能性。
一般主张早期进行康复训练,但早期训练必须在病情稳定后进行。目前认为脑淤血引发的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经过正规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减少或减轻瘫痪的后遗症,有人把康复看得特别简单,甚至把其等同于“锻鍊”,急于求成,常常事倍功半,且导致关节肌肉损伤、骨折、肩部和髋部疼痛、痉挛加重、异常痉挛模式和异常步态,以及足下垂、内翻等问题,即“误用综合徵”。
在我国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尚未普及的情况下,误用综合徵很常见。存在该综合徵的患者,偏瘫肢体屈、伸肌群肌力发展不平衡,常出现肌肉痉挛,不能进行随意活动,降低了患者日常活动的能力。这是偏瘫肢体功能康复的一大障碍,必须重视对误用综合徵的预防。中枢神经性瘫痪是複杂的运动控制和协调及精细技巧等功能的丧失,是一组肌肉的功能障碍,而不是一块或两块肌肉受累。
恢复期治疗目的就是改善头晕头痛、肢体麻木障碍、语言不利等症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并降低脑溢血的高复发率。
1、科学準确用药,预防脑淤血复发
脑淤血属于高复发不可逆性的脑血管意外,病人出院后仍需按医生嘱咐规律服药,控制好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动脉硬化的基础病变,并定期到医院複查。
2、儘早、积极地开始康复治疗
康复宜及早进行。病后6-12个月内是康复的最佳时机,半年以后由于已发生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康复的困难较大,但同样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3、日常生活训练  患病后许多以前的生活习惯被打破,除了要儘早而正规地训练患肢,还应注意开发健肢的潜能。右侧偏瘫而平时又习惯使用右手(右利)的患者,此时要训练左手做事。衣服要做得宽鬆柔软,可根据特殊需要缝製特殊样式,如可以在患肢袖子上装拉锁以便去看病时测量血压。穿衣时先穿瘫痪侧,后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后脱患侧。
4、面对现实,调整情绪  面对既成事实,应调整好情绪,积极进行康复以儘早重返社会。严重的情绪障碍患者可请医生帮助,使用抗抑郁剂,对脑血管病后的抑郁焦虑情绪有良好的作用。
5、后遗症的功能恢复护理
(1)语言不利
语言障碍的病人情绪多焦躁、痛苦。医护人员要多接触病人,了解病人痛苦,让病人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心理。必须儘早地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耐心纠正发音,从简到繁,如“e”、“啊”、“歌”等,反覆练习坚持不懈。并配合针刺哑门、通里、廉泉等穴,这利于促进语言功能改善和恢复。
(2)肢体功能障碍
急性期护理上要注意将瘫痪肢体置放功能位置,以防肢体发生挛缩畸形,多採用仰卧位和侧卧位。在病人病情稳定情况下,多进行功能锻鍊,从简单的屈伸开始,要求活动充分,合理适度,避免损伤肌肉和关节。
(3)口角歪斜
临床上常见病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不能皱额、闭眼、鼓腮、吹哨。病人常常产生消极情绪,失去治疗信心。护士应同情关心病人,给予精神鼓励,以便取得信任,舒其情志。饮食上宜给易于消化、富于营养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配合针刺颊车、地仓、迎香、四白。鼓励病人多做眼、嘴、脸部运动,并经常按摩局部。

预防护理

预防

  1. 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保证足够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2. 饮食以清淡为宜,少食动物脂肪或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可多吃豆类、水果、蔬菜和鱼类等。
  3. 严禁吸菸酗酒,烟能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对高血压更有害,并能引起血管痉挛。长期大量饮酒也会促使动脉硬化,甚至血管破裂。
  4. 保持大便畅通,避免过度用力排便。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软化粪便,以免血压突然增高。
  5. 注意季节变化,防寒避暑,适当增减衣物。高温对机体有一定影响,避免使血管舒缩功能发生障碍,血压波动幅度加剧而发生意外。
  6. 蹲下、弯腰及卧床、起身或改变体位时,动作必须缓慢,可用头低位及眼睛向下方式渐渐起身,切勿突然改变体位,防止头部一时供血不足而发生意外。

护理

1、心理护理
病人常有忧郁、沮丧、烦躁、易怒、悲观失望等情绪反应。因此,家属应从心理上关心体贴病人,多与病人交谈,安慰鼓励病人,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耐心的解释病情,消除病人的疑虑及悲观情绪,使之了解自己的病情,建立和巩固功能康复训练的信心和决心。
2、 预防併发症
(1)每日定时 帮助病人翻身拍背4~6次,每次拍背10分钟左右。一旦发现病人咳黄痰、发热、气促、口唇青紫,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2) 鼓励病人多饮水,以达到清洁尿路的目的。并注意会阴部的清洁,预防交叉感染。如发现尿液混浊、发热,是泌尿系感染的徵兆,应及早治疗
(3)瘫痪病人多有便秘,有的可因为用力排便致使脑出血再次发生。因此需注意饮食结构,多给病人吃低脂、高蛋白、高能量饮食及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等,并给以足够水分。定时定点给便器排便,必要时套用通便药物、灌肠。
(4) 病人瘫痪在床,枕骨粗隆、肩胛部、髋部、骶尾部、足跟部等骨骼突出处易发生褥疮。套用软枕或海面垫保护骨隆突处,每2~3小时翻身一次,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床铺经常保持乾燥清洁,定时温水擦澡按摩,增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
(5)每日行四肢向心性按摩,每次10~15分钟,促进静脉血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下肢肿疼,应迅速诊治。
3、保持功能位
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是保证肢体功能顺利康复的前提。仰卧或侧卧位时,头抬高15~30度。下肢膝关节略屈曲,足与小腿保持90度,脚尖向正上。上肢前臂呈半屈曲状态,手握一布卷或圆形物。
4、功能锻鍊
功能锻鍊每日3~4次,幅度次数逐渐增加。随着身体的康复,要鼓励病人自行功能锻鍊并及时离床活动,应严防跌倒踩空。同时配合针灸、理疗、按摩加快康复
(1)上肢功能锻鍊:护理人员站在病人患侧,一手握住患侧的手腕;另一手置肘关节略上方,将患肢行上、下、左、右、伸曲、旋转运动;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手腕,另一手做各指的运动.
(2)下肢功能锻鍊。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的踝关节,另一手握住 膝关节略下方,使髋膝关节伸、屈、内外旋转、内收外展。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的足弓部,另一手做个趾的活动。
5. 日常生活动作锻鍊
家庭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使病人达到生活自理 ,提高生活质量。

饮食

脑血管病人饮食的基本原则,归纳了一下:三多、两适量、四限制。即多吃含钾、钙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补充蛋白质,适量进食海产类食物,限制食物热量,限制脂肪吸收,限制食盐用量,限制刺激性食物。
一、多吃含钾、钙丰富的食物。
二、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三、适量补充蛋白质。
四、适当进食海产类食物。
五、限制食物热量。
六、限制脂肪吸收。
七、限制食盐用量。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