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拼音:nǎo)是现代汉语常用字,本意指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后来用来表示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如豆腐脑。也指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如薄荷脑。
《说文解字》“脑”作“匘”。
基本介绍
- 拼音:nǎo
- 部首:月
- 五笔:EYBH
- 统一码:8111
汉字释义
(1)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
匘,头髓也。从匕,匕,相比着也。巛象发,囟象脑形。——《说文》。按,囟头会匘盖也。字亦作脑。
蹙于(脑)而休于气。——《考工记·弓人》
其荣发也。——《素问·五藏生气篇》。注:“脑为髓海。”
人精在脑。——《春秋元命苞》
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盐其脑,是以惧。——《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3) 形状或颜色像脑髓的东西 [sth. resembling brain]。如:豆腐脑儿
(4) 头部 [head]
云台之高,堕者拆脊碎脑。——《淮南子·俶真》
又如:脑箍(用刑时套在头上的刑具);脑揪(揪住头髮);摇头晃脑;脑瓜;脑杓(头的后部);脑后(头的后部)
(6) 脑力 [mental;intellect]。如:脑气(犹脑力。亦指智慧);脑精(脑力的精髓)
(7) 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 [extract]。如:樟脑;薄荷脑。
音韵汇集
广韵
小韵 | 反切 | 声母 | 韵母 | 韵目 | 调 | 等 | 呼 | 韵系 | 韵摄 | 广韵目次 |
---|---|---|---|---|---|---|---|---|---|---|
堖 | 奴晧 | 泥 | 豪 | 晧 | 上声 | 一等 | 开口 | 豪 | 效 | 上三十二晧 |
腝 | 那到 | 泥 | 豪 | 号 | 去声 | 一等 | 开口 | 豪 | 效 | 去三十七号 |
(音韵参考资料)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奴皓切《集韵》《韵会》《正韵》乃老切,
标 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