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者:着名教育家班杰明·D
点评: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一分钟效应
- 解释: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
- 提出者:着名教育家班杰明·D
- 点评: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
基本信息
一分钟效应: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的深刻道理。
案例分析
案例一
着名教育家班杰明·D曾经接到一个青年人的求教电话,并与那个嚮往成功、渴望指点的青年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待那个青年人如约而至时,班杰明的房门敞开着,眼前的景象令青年人颇感意外——班杰明的房间里乱七八糟、狼藉一片。
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招呼道:“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候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n一边说着班杰明就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班杰明就又打开了房门,并热情地把青年人让进客厅。这时,青年人的眼前展现出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已变得井然有序,而且有两杯刚刚倒好的红酒,在淡淡的香水气息里还漾着微波。
可是,没等青年人把满腹的有关人生和事业的疑难问题向班杰明讲出来,班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道:“乾杯。你可以走了。”
青年人手持酒杯一下子楞住了,既尴尬又非常遗憾地说:“可是,我……我还没向您请教呢!”
“这些……难道还不够吗?”班杰明一边微微笑着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轻言细语地说,“你进来又有一分钟了。”
“一分钟……一分钟……”青年人若有所思地说,“我懂了,您让我明白了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的深刻道理。”
班杰明舒心地笑了。青年人把杯里的红酒一饮而尽,向班杰明连连道谢后,开心地走了。
其实,只要把握好生命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了理想的人生。
案例二
1950年,美国企业管理学家戴明博士被麦克阿瑟将军举荐给了日本企业界,向日本企业家传授企业管理的“福音”。这个在本国不太受重视的管理学家在日本却大受欢迎,被日本松下、索尼以及本田等众多企业和企业家奉为管理神明。在他的影响下,日本这个一无资源、二元市场、三无创新技术的小国在战后奇蹟般地顺起了,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强国。为表彰戴明博士为日本经济腾飞作出的杰出贡献,日本天皇授予他“神圣财富”勋章。
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美国企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经济形势极为低迷。为什幺日本人行而我们不行?为解开答案,美国人找到了戴明,向他发问:“你究竟交给了日本人什幺秘诀,使日本的工业这幺快就倔起了?”
戴明说:“也没有什幺,我只是告诉日本人,每天进步1%。”
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答案。但正是这个“每天进步1%”,才造就了日本经济腾飞的奇蹟。苟子说:不积硅步,无以至于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与戴明博士说的是同一个道理:凡事皆是由小至大,小事不愿做,大事就会成空想。集腋成裘,要成功,必须从小事做起。
案例三
一天的课结束了,老师问学生:“大家说说看,今天的你比昨天多了哪些进步呢?”
“我今天记住了10个英语单词,还能流利地背出来!”
“我今天知道了金字塔的许多情况,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够去那里旅游!”
“通过今天的一件事,我懂得了对人要有礼貌。”
“老师,今天一整天我都不舒服,我觉得我没有什幺进步!”
老师立即说:“每个人都应该每天都有所进步,不舒服不应该成为不进步的理由。孩子们,记住我的话,有朝一日你们会发现,世界上的大部分事情都是由觉得不太舒服的人做出来的。”
孩子们似乎有些明白,似乎又不太明白,但他们都在点头。他们没有注意到他们有些驼背的老师,他的身体并不是很硬朗,而且他说这话的时候,声音有些沙哑,也有些疲惫。但是他觉得自己比昨天又进步了一点点,那就是教他可爱的学生们要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并不是很大的目标,也并不难实现。也许昨天一天中,“我”也曾努力地磨鍊并获得可喜的成绩,但今天的我必须超越昨天的“我”,更加进步,更加充实。人生的每一天都应该充满新鲜的东西。
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已经足够。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天前进一点点,就是稳健的、持续的前进过程。“不进则退”,只要是在前进,无论前进多幺小的一点点都无妨,但一定要比昨天前进一点点。人生也必须每天持续小小的努力,才能有所成。